糧貴為何? 天氣作祟、游資搗亂

  • 分類:行業信息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11-03-07 00:00
  • 訪問量:

【概要描述】近一段時間,農產品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飆升,而半月內農林漁牧板塊平均股價上漲了14%,遠超大盤同期的8%,這一切都是惡劣氣候惹得禍。在南北半球,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產糧大國正遭遇著極端天氣的襲擊,加劇了農產品期貨市場對糧食減產的預期,加之國際游資泛濫,導致近期農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漲幅。

糧貴為何? 天氣作祟、游資搗亂

【概要描述】近一段時間,農產品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飆升,而半月內農林漁牧板塊平均股價上漲了14%,遠超大盤同期的8%,這一切都是惡劣氣候惹得禍。在南北半球,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產糧大國正遭遇著極端天氣的襲擊,加劇了農產品期貨市場對糧食減產的預期,加之國際游資泛濫,導致近期農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漲幅。

  • 分類:行業信息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11-03-07 00:00
  • 訪問量:
詳情

  近一段時間,農產品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飆升,而半月內農林漁牧板塊平均股價上漲了14%,遠超大盤同期的8%,這一切都是惡劣氣候惹得禍。在南北半球,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產糧大國正遭遇著極端天氣的襲擊,加劇了農產品期貨市場對糧食減產的預期,加之國際游資泛濫,導致近期農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漲幅。

  糧價比兔子跑得還快

  在期貨市場,兔年開始后的首個交易日,國內農產品期貨異軍突起。2月9日,強麥期貨一路飛漲,當日漲停,收于每噸3051元,10日,強麥期貨沖到每噸3064元的歷史最高位;在此帶動下,去年幾乎漲了一倍的棉花期貨,也在9日創下每噸34000元的新高,另外白糖期貨在10日達到每噸7575 元,刷新歷史紀錄。

  休整幾日后,糧價高漲超預期的品種繼續擴大。在大連商品交易所,昨天玉米期貨大幅走高,主力2011年09月玉米合約收報2474元人民幣/噸,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31元,同樣創出新高。

  糧食期貨價格的大幅上升,讓用糧企業不得不抬高收購價格。

  受農產品價格上漲影響,食品價格顯著漲價。昨天,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一期“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數據”(2月1-10日),在30個食品大項中,只有6個品種同比價格下降或者持平,24個品種上漲,幅度在0.2%-10.1%不等。

  壞天氣是禍根,游資是幫兇

  從供應方面看,自2010年7月份以來,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相繼遭遇異常天氣,小麥等主糧減產,對糧價上漲產生了決定性影響。去年俄羅斯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,隨后頒布小麥出口禁令,揭開了糧價快速上漲的序幕。之后,巴基斯坦洪災、北歐嚴寒、北美暴風雪、澳大利亞和巴西遭遇洪水襲來,沖擊了相應地區的糧食生產,也助長了糧食漲價的市場預期。

  在我國北方,據農業部農情調度顯示,目前八省冬小麥受旱9611萬畝,占八省冬小麥種植面積的35.1%,占八省耕地面積的21.7%,而受旱的八省冬小麥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八成以上。如果旱情持續,將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。

  受到極端天氣影響,全球糧食價格屢攀新高,與此同時,流動資本也將更多目光投向國際大宗農產品市場,意圖憑借極端天氣大肆炒作糧價,從中獲益。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貿易部主任梁艷芬認為,流動性過剩對于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有很大的推高作用,導致糧價在短時內增幅變大?!澳壳叭蚣Z食供給和去年相比并未有太大變化,但是糧價卻不斷攀高??梢?,流動資本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?!?/p>

  不過,極端氣候的作用也許被夸大了。國泰君安分析師秦軍指出,雖然近期南半球農業出口國遭遇極端天氣,但從災害發生區域和農作物生長時間節點來看,實際造成影響并不大,只是災害對市場心理預期的影響會造成近期農產品價格產生波動。

  農產品價格長期上漲格局難變

  從美國農業部近期發布的報告來看,全球農產品都處于供應緊張的局面,尤其是大豆、玉米和棉花,從美國的情況來看,2011年,美國玉米的供給緊張局面,是近15年來最為嚴重的,而大豆的供給則更是達到45年來的最緊張程度,國際市場的價格將直接影響國內依賴大量進口的農產品品種。

  在國內,面對旱情,山東、河南、安徽等省紛紛采取抗旱保苗措施,雖然對旱情有所緩解,但抗旱費用也增加了小麥的種植成本,間接抬升了小麥的價格走勢。有專家指出,就當前情況而言,今年小麥減產是必然的,減產幅度有多大,還要看后期天氣和人工灌溉的情況,雖然國家會運用各種手段來穩定麥價,但只能起到暫時抑制麥價快速上升的作用,面對國內供給預期的減少,小麥價格漲勢恐依然會持續。

  中國農產品交易網分析師認為,國內的通貨膨脹已從早期的貨幣流通過度型通脹,演變至目前的成本推動型通脹,而最近一段時間,國內嚴峻的干旱更是為后期農產品供應增添擔憂,緊缺型物價上漲也難以避免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農產品價格長期上漲格局難以動搖。

  農產品及相關板塊看漲

  晨報記者 劉暢

  國信證券的報告認為,過去連續兩年的經驗表明,每年2-3月份,都出現一波抗旱行情,這次與前兩年一樣,不同的是政策支持的力度更大,覆蓋的范圍更廣,主要受益的有農業水利工程建設、農藥化肥、農業相關器件設備以及農產品等板塊。

  光大證券分析師李婕認為,本輪農業股反彈應抓住價格上漲及上漲預期這條主線。當前,國內關注較多的是北方八省的干旱對小麥影響,減產難免,隨后或有小麥價格上漲,并通過農作物之間的比價效應互相傳導。傳導至市場上,最為直接的標的是大米類的交易性機會:包括種植企業東方集團、土地出租以及庫存企業北大荒等。往上游傳導就是種子類公司,例如:登海種業(002041,股吧)、荃銀高科、大北農(002385,股吧)等公司,這些公司將從農產品價格上漲中收益。

  此外,糧食的上漲還會推高飼料成本,下游飼料行業只能被動提價,相關公司包括新希望等公司。再就是養殖類公司,主要是豬養殖和禽類養殖,傳導路徑是通過飼料途徑傳導。這些企業將不得不面對嚴峻的成本上漲壓力,能否順利的向市場轉移成本還存有懸念。

  化解農民惜售心理 提高糧食收購價

  據新華社報道 國務院2月9日召開常務會議決定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,這是糧食最低收購價 “連續4年上調”。對此,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,糧食最低收購價上調將有利于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,化解惜售心理,緩解CPI上漲過快的局面,減輕因糧價上漲引發的通脹壓力。

  根據會議內容,2011年生產的三等早秈稻、中晚秈稻、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、107元、128元,比2010年分別提高9元、10元、23元。其中,粳稻最低收購價上調幅度創2004年最低收購價政策頒布以來新高,較去年提高幅度達21.9%。

  魯政委認為,2011年最低收購價尚低于2010年底的市場收購均價,除早秈稻外,其余品種每50公斤的最低收購價均比市場價低8元多。由于市場均價大幅高于最低收購價,最低收購價上調對糧價上行的推動作用有限。

  據悉,在過去四年中,我國糧食生產連續增收,但農民種糧積極性卻未相對提升。

  魯政委認為,近幾年來,我國農村種糧成本持續上升,其上升幅度遠超同期最低收購價格的上升幅度。這意味著,農村種糧收益可能在趨于下降。在 2010年多種雜糧價格翻番,其在今年可能與小麥、水稻、玉米等主糧競爭種植面積和投入的情況下,加上氣候異常,三大主糧繼續增產難度較大。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新聞資訊

標題:

二維碼

官方微信公眾號

在線留言

留言應用名稱:
客戶留言
描述:
驗證碼

版權所有:四川金太陽畜牧飼料集團有限公司  蜀ICP備05032473號  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成都

午夜精品高清一级AV在线播放,赤裸裸家政妇在线观看,暖暖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在线,学长公交车高潮h